玻璃,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東西,通常知道的玻璃是按照應用來劃分的,如瓶罐玻璃、窗玻璃、汽車玻璃等。雖然大部分玻璃看上去大同小異,但應用不同,玻璃的材料、制作方式等都是不一樣的。電真空玻璃就更加是這樣,雖然乍眼看上去覺得很平凡普通,但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。
電真空器件,如光電倍增管、光源產(chǎn)品等,是根據(jù)具體的用途選擇不同的封裝材料,除了玻璃以外還有金屬、陶瓷等。但因玻璃在成本、制造工藝、透光性上都具有優(yōu)勢,所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材料,此種玻璃即為電真空玻璃,廣泛應用于真空電子技術、微電子技術、激光和紅外技術、電光源、高能物理等方面;在宇航工業(yè)、能源、汽車工業(yè)、化學工業(yè)等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具體而言,主要用于制作電真空器件的玻璃外殼、玻璃芯柱以及排氣管和連接件等,如光電倍增管、光源的外殼。
圖1 濱松光電倍增管
圖2 濱松光源產(chǎn)品
材質(zhì):這些玻璃,是用什么做的?
電真空玻璃按照化學組成一般分為以下幾類:鈉鈣硅玻璃、鉛硅酸鹽玻璃、硼硅酸鹽玻璃、鋁硅酸鹽玻璃、石英玻璃等。玻璃成分的匹配往往是根據(jù)不同的性能需求來決定。不同組成及配比會導致玻璃的熱膨脹系數(shù)(熱引起的膨脹或者縮小)、電絕緣性、可塑性、透過率等特性有很大區(qū)別,而電真空玻璃在這幾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。
電真空器件常會在高溫高壓高頻等條件下使用,因此要求其玻璃必須能夠承受這樣的使用環(huán)境。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則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,即導電率和介電損失要小,在使用溫度內(nèi)保證足夠的電阻率。
由于在燈泡芯柱與電子管中,其兩電極相距很近,故在工作狀態(tài)下兩極之間總是會存在一定的電勢差,這就要求玻璃在電勢差的作用下,不被擊穿而造成短路。有時這種電勢差是很大的,如制造顯像管的玻璃,為使電子束能夠獲得激發(fā)熒光屏發(fā)光的能量,就需要承受10000V以上的工作電壓,這就要求電真空玻璃應具有優(yōu)良的電絕緣性,否則就不能在電子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。
一般用電阻率溫度系數(shù)Tk-100衡量電真空玻璃電絕緣性的好壞,電子領域要求Tk-100越高越好。由于大多數(shù)玻璃幾乎不存在電子導電,玻璃的導電主要歸因于堿金屬離子在電場作用下的定向移動。因此,玻璃的電絕緣性能主要由其化學成分決定,調(diào)節(jié)堿金屬離子的含量是控制玻璃電絕緣性能的有效辦法。
此外,電真空玻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也極其重要,以便在制造過程中能夠形成各種復雜的形狀或尺寸,否則,技藝再高超也難做的理想??伤苄耘c玻璃的粘度有直接關系。粘度隨溫度變化的快慢是一個很重要的玻璃生產(chǎn)指標,常稱其為玻璃的料性(即可塑性),粘度隨溫度變化快的玻璃稱為短性玻璃,反之稱為長性玻璃。一般來講,長性玻璃比較易于加工。
圖3 技術工人正在吹制玻璃
不同的應用、玻璃不同部位對不同波段光的透過率要求是不同的,如光電倍增管,玻殼部分通常為可見光透過,材料一般選擇為硅酸硼玻璃,而窗口玻璃會有較多選擇,如可透過可見光的硅硼酸玻璃,可透過紫外光的紫外透過玻璃或者石英玻璃,可透過真空紫外的單晶體MgF2,可透過紅外光的單晶體藍寶石等等。另外,因為玻殼需要融化到金屬終端引腳上,所以其處理方法、玻璃材料和用在窗口上玻璃是不一樣的。
此外,還有一些極其特殊應用下的材料是很特別的。如獲得2014“IEEE里程碑”殊榮的世界最大光電倍增管——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,其玻璃使用的是一種稱為“HARIO32”的材料。
圖4 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
圖5 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的制作
因為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是用于中微子的探測,在實驗中會長期置于幾萬噸的純水之下,因此對材料的防水性要求是極高的。“HARIO 32”是一種硬化玻璃,其熱膨脹系數(shù)較低(僅為32),具有很高的防水性,以及其他匹配特性,被選為20英寸光電倍增管玻璃的材料。
圖6 超級神岡實驗中的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
工藝:這些玻璃,是怎么做的?
玻璃制品加工技術需要經(jīng)驗和隱性知識。這種手工藝在工人間人手相傳。而要想同時獲得產(chǎn)量和質(zhì)量需要把這種隱性知識轉(zhuǎn)變?yōu)檎街R,然后用這種知識形成玻璃制造的自動過程。
其工藝包括玻璃熔制、成型、遞級封接,高頻封接等。還有一些技術不需要加熱就可處理玻璃,比如切割、研磨或者上色等。玻璃制造的另一個關鍵技術是玻璃形狀、模具和夾具的設計技術,這些需要通過使用電腦仿真,并憑借多年的經(jīng)驗來完成。
玻璃熔制是將配合料經(jīng)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、并符合成型條件要求的玻璃液的過程。玻璃的很多缺陷,例如氣泡、結(jié)石、條紋等都是在熔制過程中造成的,所以尋求合理的工藝過程和治理合理的熔制制度,是獲得優(yōu)質(zhì)玻璃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圖7 技術工人作業(yè)中
根據(jù)玻璃的應用不同,后期成形方法也是不同的。瓶罐玻璃使用模具吹制而成(如圖3);平板玻璃(如窗玻璃)使用“浮法”制成;玻璃盤是壓制出來的。電真空玻璃一般采用吹制,拉制為主。如玻璃芯柱產(chǎn)品可以通過加熱來把玻璃熔化到金屬上,也可通過壓模或者電爐制模來成型,制造出終端布局、尺寸和形狀不同的芯柱,以匹配器件的結(jié)構(gòu)。
圖8 施壓成型的部件
圖9 高頻加熱和電爐鑄造的部件
石英、MgF2和藍寶石等窗口材料的熱膨脹系數(shù)與玻殼使用的硅酸硼玻璃的熱膨脹系數(shù)差異較大。因此,直接把二者結(jié)合會由于不同的熱膨脹系數(shù)引起變形而導致爆裂或破裂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使用了“非匹配玻璃的過渡封接”處理技術,通過使用多種熱膨脹系數(shù)不同但漸變的中介玻璃逐級封接。
藍寶石和MgF2窗口使用的是軟玻璃,因此需要軟玻璃到硬玻璃的遞級封接,石英窗口則需要石英到硬玻璃的遞級封接。在濱松有一個石英過渡節(jié)的制作,是石英玻璃到鉬組玻璃的封接,需要把7-8種膨脹系數(shù)漸變的玻璃結(jié)合在一起,中間有5種玻璃的連接,整體封接寬度不允許超過13mm,厚度僅在0.4mm~0.7mm,不但要保證多種玻璃的良好熔封,還要保持平整良好的外觀,加工難度極大,且全部靠手工完成。
圖10 石英玻璃到硬玻璃的遞級封接
圖11 軟玻璃到硬玻璃的遞級封接
另外,為了匹配光學特性,窗口尺寸和形狀都有所不同。圓形或者球形的窗口通常比其他形狀更加堅固和穩(wěn)定。然而,為了光電倍增管的特性,如今已經(jīng)制造了形狀更加復雜的玻璃窗口。
圖12 用于濱松電真空器件的不同形狀窗口
電真空玻璃的加工,都是人手手工操作,因為是精密器件的重要配件,因此對誤差要求非常的嚴格,這往往需要有經(jīng)驗和技術的工人們的高超手藝。雖然成品看起來可能覺得和其他許多玻璃器件無異,但是其在工藝和材料組成上卻是完全不一樣。
儲存:這些玻璃,需要特殊的保存嗎?
到這里,你是否已對電真空玻璃有了不一樣的認識?材料的甄選,外形的制作,不同元素玻璃的融合、過渡,都是玻璃工匠們從頭到尾一手把控,最后形成精密探測器的重要部分。 由于電真空玻璃有著特殊的使用性能,因此保存條件也相對于其他玻璃來說,需要額外特別特別注意:
1.經(jīng)包裝的產(chǎn)品應儲存在-15℃~45℃
2.相對濕度不大于80%
3.空氣中不含酸、堿蒸汽及其它有害的腐蝕氣體
4.通風良好的環(huán)境中。
此外,一些特種電真空玻璃,還需要用惰性氣體保護,以避免玻璃的變質(zhì)(沒錯,玻璃也是會變質(zhì)的哦)。而最緊要的是,在使用光電倍增管、光源等一系列電真空器件時,提前翻看制品的保存說明或向相關專業(yè)人員咨詢,并嚴格照辦,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產(chǎn)品的性能。